推广 热搜: 苗木      来安  龙柏  广玉兰  绿化苗木  紫薇  苗圃  红叶石楠 

珍稀树种秃杉 台湾杉

   日期:2011-05-24     浏览:398    评论:0    

  台湾杉于1993年12月从浙江临安引进2年实生苗,1994年春造林。

  试验方法

  造林采用常规方式,全垦深达20cm,株行距1.7m×1.7m,挖定植穴,规格50cm×50cm×40cm。以多元素复合肥为基肥,100g/穴左右,造林时加填表土,造林后前3年每年5月上旬和8月下旬各铲山1次。1993年在秃杉和台湾杉引种地配种1年生杉木苗作对照。

  结果分析

  (1)苗期特性

  秃杉:属中性偏阳树种,苗期形成两个生长高峰,分别为6月27日至7月17日和8月27日至10月7日。1年生苗木平均高11.3cm,平均地径0.27cm,达到原产地苗木生产标准。

  台湾杉:属中性偏阳树种,苗期形成一个生长高峰,一般在9月份,高峰过后生长急剧下降,浙江临安引进的2年生苗木,平均高50cm,平均地径1.2cm;

  杉木:属中性偏阴树种,苗期喜阴,采用遮荫育苗,苗期形成高生长和地径生长两个高峰期,杉木1年生苗木平均高30cm,平均地径0.45cm。

  (2)造林效果

  试验测定情况

  秃杉造林苗木平均高15.0cm,于1993年3月8日定植,1993年底调查,成活率98%;杉木造林苗木平均高35cm,于1993年3月8日定植,1993年底调查,成活率98%;台湾杉2年生苗于1993年12月从浙江临安引进,苗木平均高50cm,在圃地假植后于1994年3月8日定植(在假植期间,受冻害严重,经抽样调查表明,占80%的苗木顶梢1/3受冻),1994年底调查成活率为27.5%,造成造林成活率较低的原因主要是由于起苗过早,苗木未完全封顶,苗木大(平均苗高50cm),假植时间过长,又遭冻害引起的。选择50株树木定期对生长特性和年生长量进行观测(见表1)。

  各指标生长量比较

  高生长:由表1和2-1图可见秃杉生长最快,平均年生长64cm,造林当年生长速度缓慢,造林当年高生长量仅13cm,而后生长明显加快,逐年增加到近6年的平均高生长量70.3cm;杉木次之,平均年生长46.4cm,且生长平稳;台湾杉造林由于受假植影响当年生长量仅12.4cm,平均年生长46cm,接近杉木。

  地径生长:由表1和2-2图可见,三树种比较秃杉生长最快,杉木次之,台湾杉稍慢。

  冠幅生长:由表1和2-3图可见,三树种比较,杉木造林6年后,冠幅不再生长,而秃杉和台湾杉仍在继续生长,尤其是台湾杉呈高速生长态势,造林13年台湾杉平均冠幅3.12m较同期生长的杉木大48%。

  单株材积:由表1和2-4图可见,台湾杉单株材积与杉木接近,秃杉单株材积几乎是杉木、台湾杉的二倍,具有明显的优势。

  观察表明:造林历年来未发现高温与低温为害,1998年3月29日、2005年3月12日两次受倒春寒影响,最低温达-7℃,并伴随着降雪,仍未发现为害,可见其造林成活后对气候适应性良好。

  从秃杉引种育苗、造林及台湾杉2年生大苗引种造林结果看,两树种均为速生树种。秃杉生长快、干形直,适应当地气候、土壤条件,且生长量明显超过当地主栽树种杉木,有关生长指标也达到了原产地标准;台湾杉适应当地生长,生长量与杉木接近,具有美观的塔状树形,是较好的绿化树种。总之,秃杉和台湾杉引种是成功的,此举既丰富了本地的物种资源,又为当地提供了极佳的园林绿化树种。两树种均有较好的发展前途,现已开始在本县黄沙腰等乡镇推广种植。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1396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