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从事植物科学研究50余年,是国家高级绿化工程师、著名植物分类专家,被授予“全国绿化劳动模范”、“五一劳动奖章”、“享受政府特殊贡献专家津贴”等殊荣,还创办了河南省中原特种植物研究院。
这是一位大师和大树的故事,50年来他只做一件事——种树。
一本书,让他走向传奇的人生
1962年,驻马店平舆县农村17岁的张家勋,考进了“汝南园林学校”,图书馆结缘《中国——园林之母》一书,自此改变一生。
这部专著1929年出版,对20世纪国际园艺学、植物学及园林产生深远影响,记述了英国博物学家威尔逊,在1899年至1911年的12年间,4次深入中国西部深山老林,采集植物标本6.5万多份引种回英国,被授予爵士勋章的故事。
张家勋钦佩威尔逊为了人类的园林事业,远涉重洋、不畏艰险、舍生忘死的精神。他暗下决心,要当中国的威尔逊。
1965年,张家勋毕业后,被分配到河南黄委会工作,利用业余时间钻研祖国各地的珍稀树种。
1972年,为了能“种树”,执拗的张家勋放弃优厚待遇和干部身份,调到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基建处做起了绿化工。
从此,航院多了一个彻底的“种树疯子”。
风里雨里,不要报酬,不计成本,整整25年,在学校的边边角角,自费引种了全国上千棵珍稀濒危树种。
一种爱,让他寄情大树50年
70年代初,他发现全国林业部门都忙着对“植物活化石、中国鸽子树”之称的“珙桐”进行研究。
究其原因,1954年周总理在日内瓦开会期间,看到路两边盛开的“鸽子花”,得知此树来自中国,周总理大感惊奇:“原产于中国的鸽子花在欧洲繁衍生息,在国内却见不到呢?”
总理与鸽子花在异国他乡的偶遇,掀起国家林业部门拨巨资开展珙桐的立项研究,但均未见起色和成效。
一棵树,让他名震全国
没条件,创造条件。
他形单影只,一到寒暑假,背起行囊,迈开双脚,自费远赴滇、黔、蜀、鄂、湘的深山老林,寻找珙桐,探秘其起源、分布、生态环境、生长习性。1972年至1988年的16年间,他三次死里逃生,行程达10万多公里,采集了二十麻袋珙桐幼苗,记录了大量的原始数据。
通过大量的实地观察,张家勋发现——30多年“全国珙桐北移需要抗寒研究”的方向依据是错的。
他发现,珙桐大都分布在1200-3500米之间的高山上,这些地方每年有3-4个月的严寒天气,最低气温常在-18℃至-30℃之间。珙桐在演变过程中形成了耐寒而不耐高温,偏喜阴凉潮湿的生长习性。简单说抗寒越冬不是珙桐北移引种栽培成功的关键,而能否安全渡过夏季“三伏天”高温严热才是成败的根本所在。
方向一变天地宽。
1985年,十多年努力,在平原郑州珙桐开出了美丽的鸽子花,成为引爆全国园林界的“重磅炸弹”,轰动全国乃至全球。
世界树木学会会长奥斯蒂(意大利人)专程来郑州祝贺,称张家勋为“中国珙桐之父”。中国园艺学会会长国家工程院院士、北京林业大学教授陈俊愉称赞张家勋是珙桐北移引种成功的第一人,打破其不能在长江以北存活的历史定论,实现了周总理让珙桐花开神州的遗愿。
一生情,创建最大基因库
1997年,54周岁的他提前退休,专心搞起园林事业。
这次他把“种树”的眼界放大到国家生态环境建设的战略上;放大到我国北方16个省市、自治区的生态环境改善上;放大到沙荒、盐碱、高海拔地区的造林绿化、生态修复上。
张家勋成立了“中原特种植物研究院”,其女儿创办了以乡土树种基因改良用于生态修复的“河南红枫种苗股份有限公司”。建立500余种中国珍稀濒危树木的基因库,在河南、天津、山东、西藏建设10000余亩基地。
2018年6月22日,在红枫种苗公司笔者采访了年过古稀的“种树人”张家勋。一天到晚泡在研发基地,用知识浇灌未来之树,用双手栽种希望之树,为改革开放的新时代尽“种树人”的“种树”责任担当。
来源:河南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