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了其实是园林绿化的“杀手”
前几天,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总工程师孙晓萍从户外拿来了一段樱花树枯枝做了次实验。她将这根枯枝解剖开,小小的枝条里,竟然藏了89颗知了虫卵,一颗颗晶莹剔透的虫卵吸附在树干上,看起来有些“肉麻”。
今年杭州入夏以来,像是这样树枝干枯现象发生得越来越多,而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与杭州知了数量猛增脱不开关系。
“知了的品种有很多,杭州市区里的绝大多数都叫黑蚱蝉,这种蝉对园林绿化危害非常大。”
看起来外表很无害的知了为什么会危害绿化?孙晓萍做出了详细的解释。
“知了从出生后,就会藏在地下的泥土里5到6年,它们羽化长出翅膀后就会飞到树上。雌知了产卵都在树上,对于树木来说,它们就如同‘杀手’一样,会对树木造成非常大的损害。”孙晓萍说,要让卵藏入树枝中,雌知了会先用产卵器把树枝割破,每一道小口塞一点卵进去,往往产卵结束了,树枝上就被割了非常多小口。
“一只雌知了一生中大概会产卵500颗左右,而且知了也很‘聪明’,专挑嫩枝,树枝水分营养没了,不光会影响开花数量,还会影响整棵树的健康。”
孙晓萍说,古诗咏蝉有云:“垂緌饮清露,流响出疏桐。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其实知了饮的不是清露,而是树汁,而蝉声太多太响也会闹心。今年杭州知了数量增多,除了天敌(螳螂、中等以上鸟类)数量少之外,主要还是因为长年的积累,如果不加大防范力度,知了只会一年比一年多。
防止知了泛滥,杭州市绿化管理站最鼓励的还是人工防治,既有效又环保。
他们希望通过号召的形式,让更多人知道知了对于城市绿化来说的危害,鼓励大家在自己能力范围内抓知了,保护杭州城的花草树木。
绿化养护工最多一天能抓100只知了
抓知了,有着多年绿化养护经验的养护师傅们均使出了自己的“必杀技”。
“根据它们的生活习性,我一般都在清晨和太阳快落山时去抓。那时候知了开始从高空转战到地下。”有着12年绿化养护经验的吴兴强边说着边指了指身旁一棵大树根部,“一旦发现这里有蚂蚁洞大小的洞穴,我就用小棍棒对洞穴开始深挖,断其后路。”
知了为了繁衍后代,会通过发出蝉鸣声进行求偶交配。吴兴强说,根据声音的远近他会先确定方位,然后就需要眼疾手快,找准目标,用手指掐住轻薄的蝉翼,往上一提,就可以顺利抓到。
“相比去年,今年知了的确多了很多,最明显的变化就是枯枝增加了,绿化养护难度也增加了。”杭州路桥区管河道项目部负责人李欣说,为了打造杭州美丽河道,自7月起公司就安排养护专员定时定点捕捉知了。养护工抓捕知了基本每天一次,时间为早上6点至7点。
“最近知了数量有所缓解,但仍然不少,主要是因为繁衍速度过快。我们的工人也抓出经验来了,最多一天可以抓到100只。”
过敏体质
不要轻易尝试“知了”美味
随着“抓知了”活动的号召,许多吃货也第一次认识了属于知了的美味。油炸知了本是一种小众的地方小吃,但由于外酥里嫩、齿颊留香,悄悄成为了今夏的“网红”美食。
但知了好吃,却不是每个人都能大快朵颐。对此,省立同德皮肤科王一枫主任深有感触,上周,他已经先后接诊两个因食用知了而引起异性蛋白过敏的患者。
7月24日下午,正是王主任的门诊,22岁的小伙子小肖一落座,手还在不停挠痒,他指着手臂上一个个风团,一脸痛苦地和王主任说:“今天午饭之后,就开始发一个个风团,浑身痒死了。”
按照惯例,王主任询问小肖有没有吃过什么东西?小肖说:“我早就听说油炸知了是道美味,今天有丽水的同学请我吃,我以前从没有吃过,试着吃了一只,果然好吃。没想到吃完不到半个小时,就浑身发出风团。”小肖本来还想忍一忍,但痒得受不了,只能来看门诊了。
王主任给小肖进行了血常规测定,诊断其为因食用知了而引起异性蛋白过敏,引发的荨麻疹,给他开了抗过敏的药,并叮嘱小肖,不要再吃知了,必须要杜绝过敏原。
“知了的蛋白质含量非常高,过敏体质者和体质较弱人士进食后,身体的免疫系统会把它们当作‘入侵者’进行攻击,释放出大量的特异性免疫球蛋白,因而就会出现过敏反应。像小肖这种情况属于症状较轻,出现风团、红疹等反应;而一些过敏严重的患者会出现过敏性休克,有的甚至喉头水肿窒息丧命。”因此,王主任建议,过敏体质人群还是不要轻易去“尝鲜”。
来源:杭州日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