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苗木    来安    龙柏  广玉兰  绿化苗木  紫薇  苗圃  红叶石楠 

洪涝灾后农作物水肥管理措施

   日期:2018-08-31     来源:中国苗圃基地    作者:汪小鱼    浏览:363    评论:0    
核心提示:受近期台风叠加影响,山东省遭遇了一系列的强降雨,部分地区降水量超出同期峰值,寿光、青州、临朐等地部分村庄进水,大棚蔬菜、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水灾。那么,农民朋友该采取哪些水肥自救措施,

  受近期台风叠加影响,山东省遭遇了一系列的强降雨,部分地区降水量超出同期峰值,寿光、青州、临朐等地部分村庄进水,大棚蔬菜、玉米、棉花等主要农作物遭受不同程度的水灾。那么,农民朋友该采取哪些水肥自救措施,减少洪涝灾害带来的损失呢?

  大棚蔬菜

  清理沟畦,排除积水菜地受淹时,有毒物质增多,根系活力衰退,影响植株生长。在洪水退后,要迅速开沟,修复大棚排水管道,排除地下积水,降低地下水位。

  如果进水量较大,要在排水2~3天后进行中耕松土,加速土壤氧化,促进蔬菜恢复生长。同时,使用72.2%霜霉威盐酸盐、25%嘧菌脂、58%甲霜灵锰锌等800~1000倍液灌根,灌根时每桶水加15%的氨基酸50毫升,以促进根系生长。

  当中耕后的表土开始干燥时,使用井水灌溉冲洗土壤,切忌排水以后立刻用井水灌溉,避免出现沤根现象。当倒灌大棚的雨水量较少时,可以马上采用井水灌溉。

  对受灾严重的菜田,根系已死亡的蔬菜要及时清理,亩施25~30公斤石灰消毒,并精细整地。

  了解灾情,分类处理对于一些受淹较重,但根系仍有吸收能力的茄子、椒类、冬瓜等蔬菜,可剪除地上部分过密的枝叶,并用遮阳网进行短期遮阴,防止涝后突晴暴晒,减少蒸腾,预防生理性失水引起萎蔫。

  对于其他瓜类蔬菜,可剪去部分黄叶、烂叶、老叶,适当中耕、培土、压蔓,促进根系发育,恢复植株生长。

  对于豆类、叶菜类蔬菜,可喷水冲洗叶片,把附在叶片上的污泥冲洗干净,恢复叶片光合和呼吸作用。同时进行田间中耕,预防因受淹造成泥土板结,导致根系缺氧、生理性烂根。

  雨后土壤板结,采用地膜覆盖的要扯掉薄膜,待土壤稍干爽后,及时进行中耕松土。

  加强肥水管理,恢复菜苗生长受淹后蔬菜的根系活力严重下降,吸收能力减弱。同时,菜田受淹后,养分容易流失,故应及时补施氮磷钾肥及其他复合肥。在施肥上,应注意不能偏重、过量,否则很容易引起肥害。

  施肥要结合中耕来进行。在抓好土壤施肥的同时,可进行根外追肥,用磷酸二氢钾或植物动力2003、丰产素或其他水溶肥等进行叶面喷施。

  抢修基础设施注意关注天气预报,及时加固蔬菜大棚,因地制宜卸下大棚薄膜、遮阳网和防虫网等设施材料,防止被大风、暴雨损坏棚架等材料。对于因雨量大,浸泡时间较长而引起基础不牢的大棚设施,要及时抢修维护,防止大棚倒塌。

  及时改种,抢时播栽对受淹时间过长、菜苗已经死亡的田块,如白菜、瓜类、茄类或不耐浸的其他蔬菜,要及时安排好重新播种或改种工作。可优先考虑种植生长期短、生长快、产量高的品种,以确保农民收益。

  玉米

  加强田间管理田间积水会造成部分玉米倒伏。要在玉米倒伏后3天内扶起,两垄每3~5株绑在一起,一定要把雌穗露出,便于授粉。若扶起不及时,玉米根系会易折断。

  中耕培土,破除板结当积水排出,土面泛白可以下田时,应及时对玉米进行中耕培土,破除表土板结,促进深层土壤散湿,改善土壤透气状况,促进玉米根系尽快恢复,增强吸收能力。

  根外追肥由于土壤含水量过大,作物根系吸收能力降低,田间积水时,注意一定不要撒施化肥,这样会增加土壤溶液浓度,加重作物的脱水状况。积水排除后,可选晴天下午5点后或阴天时,用0.5%磷酸二氢钾和3%~5%尿素叶面喷施。

  棉花

  受淹棉株在萎蔫消除且根系吸肥能力开始恢复后,应及时追肥,使棉株尽快转入现蕾、开花、结铃的高峰时期。施肥可以采用根施和叶面喷施相结合的方法,以尿素或碳铵为主,配施钾肥和微量元素肥。根际施肥要根据棉株受害情况确定时间和用量。

  棉株受损较轻的,一般不必立即追肥,待到花铃期时重施花铃肥即可;受损较重的,先看苗情再施肥,一般每亩施尿素l0公斤左右,并适当推迟施用花铃肥。

  盖顶肥要由进一步的长势情况来决定,做到开沟深施,快促猛攻,尽快使棉花转入增节、增蕾、开花、结铃的高峰时期。同时,也可采用叶面喷肥作为根际追肥的补充措施。可以用0.2%磷酸二氢钾液加2%的尿素液与植物生长调节剂等混合喷施。本版编辑综合整理

责任编辑:燕玉海
 
标签: 水肥 洪涝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1396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