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病症状
虫害爆发在新移栽后一两年的油松上,从3月底油松即出现危害症状,新叶不发,局部树梢发黄,随着时间推移症状加重,整个树冠发黄,树皮脱落,油松死亡率高达40%以上。
油松致死原因
经走访现场发现,使油松快速致死的原因是小蠹虫(红脂大小蠹和纵坑切梢小蠹)和吉丁虫(松木黑吉丁虫)混发。
红脂大小蠹,为鞘翅目小蠹科大小蠹属的一种昆虫。成虫圆柱形,长5.7毫米至10毫米,淡色至暗红色;卵圆形,乳白色,长0.9毫米至1.1毫米;幼虫体白色,头部淡黄色;蛹体长6.4毫米至10.5毫米,初为乳白色,渐变为浅黄色、暗红色。主要分布于北京、天津、河北、山西、河南等地区,为外来入侵物种。
它主要危害胸径10厘米以上松树的主干和主侧根,以及新鲜油松的伐桩、伐木,侵入部位多在树干基部至1米处。以成虫或幼虫取食韧皮部、形成层。当虫口密度较大、受害部位相连形成环剥时,可造成整株树木死亡。
1998年在我国首次发现红脂大小蠹,1999年底在河北、河南、山西发生面积52.6万公顷,个别地区油松死亡率高达30%。2000年在山西危害面积达16.3万公顷,己有342.4万株成材油松受害枯死。至2004年底,全国共发生面积16.2万公顷,对当地生态环境、经济发展和造林绿化成果造成了巨大损失。
纵坑切梢小蠹,鞘翅目小蠹科切梢小蠹属的一种昆虫。体长4毫米至5毫米,椭圆形,栗褐色;卵淡白色,椭圆形;幼虫体长5毫米至6毫米,头黄色,体乳白色。蛹体长4毫米至5毫米,白色。1年1代,以成虫在树干基部树皮底下或被害梢内越冬。次年3月中下旬,一部分成虫侵入伐根、倒木、衰弱木皮下蛀坑室交配产卵。一部分飞向嫩梢,蛀入梢部为害。
该虫的整个生活史的绝大部分时间在枝干内部,隐蔽性极强,是我国松树上的一种重要的蛀干害虫,主要取食寄主的干部韧皮组织和梢头的髓部组织,切断树内水分和养分供应,造成树叶枯黄调落,树木枯死。主要分布于辽宁、河南、陕西、河北等省,主要危害华山松、高山松、油松、云南松及其他松属树种。
松木黑吉丁虫属鞘翅目,吉丁虫科,是油松上的致命虫害之一,隐秘性强,初期很难发现,一旦发现则很难救治。成虫黑色,体长7毫米至8毫米;初孵幼虫3毫米至5毫米,老熟幼虫23毫米至28毫米一般4月下旬至5月下旬成虫从树体内钻出产卵,卵孵化成幼虫后钻入韧皮部为害,5月至9月份是幼虫危害盛期。主要危害油松树干的韧皮部,使树木的输导组织收到破坏,营养物质输送受阻,导致树木死亡。
受吉丁虫危害的油松,老针叶发暗,芽包萎缩、无新叶抽生。危害严重时剥开树皮后,树皮和木质部间都是木屑和排泄物,树皮与木质部分离。在林业、园林绿化工程中,栽植的油松深受吉丁虫危害,防治难度大,导致油松大量死亡。有的绿化施工单位栽植的油松因吉丁虫危害死亡率高达40%以上,不仅影响绿化效果,而且使企业受到极大的经济损失。
防治方法
加强检疫措施 禁止从疫区调入苗木,防止虫害继续蔓延和发生。若树苗调入现场要认真检验,如发现有危害症状,则现场烧毁清除。
化学防治之成虫防治 降低成虫虫口密度可有效减少幼虫为害,在油松移植后或在养护期,每年都需要定期进行。每年的4月下旬之5月下旬是松木黑吉丁虫成虫产卵活动期,5月中下旬是油松红脂大小蠹成虫活动高峰期,5月下旬,纵坑切梢小蠹开始为害油松梢头。
因此选择4月中下旬使用“攻牛”兑水1500倍全株喷雾可有效降低三种油松蛀干害虫的危害。“攻牛”的持效期可长达60天,从4月中下旬保护到6月中下旬,一年仅需施药一次。
化学防治之幼虫防治 小蠹和吉丁虫主要是以幼虫危害油松,或危害韧皮部或蛀空树梢,而且为害隐蔽、时间长,给防治带来极大困难,要求养护人员经常到现场仔细观察,发现受害症状,及早进行防治。
刮除老树皮:可以及时发现吉丁虫的一些危害症状或吉丁虫的幼虫等,刮下来的树皮收好,统一烧毁。
药剂防治:常规的药剂防治,如高毒农药注射、埋药等方式在实际应用中有极大限制,需投入巨大人力且效果不稳定,自从2016年“透翠”面世后,蛀干害虫的防治有了革命性的改进,仅需喷树干或整株喷雾,就可以解决蛀干问题,操作简单,效率和效果都有极大提升。
“透翠”内含树皮穿透剂,具体原理是:“透翠”和杀虫剂分子结合,穿透树皮进入树体。“透翠”可快速打开树皮的皮孔,携带特定剂型的杀菌剂分子进入树体,并通过筛管组织上下传导,彻底杀灭蛀入树体内部的害虫。
其中,使用“透翠”防治油松小蠹和吉丁虫的具体操作方法:一瓶“透翠”加一瓶“瑞功”加10袋“金高猛”,兑水200斤,全株喷雾。10天后,对小蠹和吉丁虫的防效超过90%。2018年在河北进行的药效结果表明,油松由2017年的死亡上千棵减少到今年的十多棵,经济效益明显。
防治现场
油松发病症状为树冠发黄
左为松木黑吉丁虫
“透翠”防治油松小蠹,8天后幼虫和成虫发黑死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