推广 热搜: 苗木    来安    龙柏  广玉兰  绿化苗木  紫薇  苗圃  红叶石楠 

福州涌泉寺

   日期:2019-09-26     来源:中国苗圃基地    浏览:235    评论:0    
核心提示:  涌泉寺位于福州市鼓山山腰海拔455米处,面临香炉峰,背枕白云峰。《鼓山志》载:涌泉寺“其先为潭,毒龙居之。唐建中四年(78

  涌泉寺位于福州市鼓山山腰海拔455米处,面临香炉峰,背枕白云峰。《鼓山志》载:涌泉寺“其先为潭,毒龙居之。唐建中四年(783年),从事裴胄请灵峤入山,诵华严于潭旁,龙遂不为害”。可见,这里原是常有猛兽出没的荒山,唐代僧侣在这里建立寺庙,有人烟和香火后,猛兽也不敢出来了。现在,人们都把建中四年(783年)作为涌泉寺创建之始。因灵峤禅师诵《华严经》,遂成华严寺。唐武宗灭佛时,华严寺被毁。

福州涌泉寺

  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王审知重兴。当建寺时,寺门前一壑泉水,如波涛涌出,故取寺名为涌泉寺。王审知迎请神晏法师来住持涌泉寺,主持扩建殿奈,聚徒千百,称盛一时。

  宋朝时,宋真宗赐额“涌泉禅院”。明朝永乐五年(1407年)改称涌泉寺。明永乐六年(1408年)和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涌泉寺两次遭受火灾,殿堂残存无几。万历四十七年(1619年)重建,后几度扩建,形成今天的规模。

  清康熙三十六年(1697年),康熙皇帝御笔颁赐“涌泉寺”匾额,至今高悬寺门上方。明清以来,住持涌泉寺的名僧辈出,先有永觉、为霖(道霈),后有古月、妙莲,近代有虚云、圆瑛诸名僧大德。清朝末年,妙莲法师为修寺出洋募化,在南洋槟城建极乐寺为鼓山下院。古月禅师住持涌泉寺期间,带领僧人将寺庙修缮一新,盛极一时。1929年,近代名僧虚云在林森等人的邀请下,任涌泉寺住持,率领僧众,重振宗风。首先革除挂名职事,建立禅堂规则,恢复首座、西堂、后堂、堂主四班首及维那等首领执事。其次,创办鼓山佛学院,请慈舟法师主讲,造就僧伽人才。第三,整理涌泉寺所藏佛经经版,编《鼓山经板目录》。虚云法师还亲临禅堂与僧人一起“坐香”、“讲开示”,并带领僧人植树造林,参加生产劳动。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人民政府十分重视对佛教古建筑的保护和维修工作,多次拨款维修涌泉寺。1983年,涌泉寺被国务院确定为全国重点寺庙,并交给佛教团体管理使用,僧人们在这里潜心修行,晨钟暮鼓,时时不掇。

  目前的涌泉寺基本上保持了明朝嘉靖年间的布局,整座寺院有大小殿堂25座,由天王殿、大雄宝殿、法堂、方丈室、祖堂、藏经阁、禅堂、念佛堂、库房、客堂、斋堂等组成,此外还有钟楼、鼓楼、学戒堂、法界学院、东际楼、明月楼、放生池、回龙阁、岁寒楼等。整座寺院以大雄宝殿为中心,沿山坡地形层层上升,构成一错落有序的寺院建筑群。这座千年古刹占地25亩,寺貌宏伟,殿宇辉煌,法像庄严,素有“闽刹之冠”的称誉。走近涌泉寺门,首先看到的是一对“千佛陶塔”耸立在寺门两侧。东边一座是“庄严劫千佛宝塔”(庄严劫指过去佛之意),西边为“贤劫千佛宝塔”(贤劫即现代佛之意)。塔高约7米,八角九层,系用陶土分层烧制,砌叠而成。塔身施釉,呈棕褐色。塔檐塑有僧人、武将72尊,悬陶铃72枚。塔座上刻有莲瓣、舞狮、侏儒以及制造时间及工匠姓名等。塔身塑有佛像1038尊。塔高大精美,为国内稀有。这两座千佛塔建于宋元丰五年(1082年),是研究宋代建筑、制陶艺术的实物佐证。从寺门沿着石砌的台阶,步入天王殿。殿门有一副对联:“面对炉峰,何用隔江招手;背临屴崱,请看顽石点头。”殿中供奉着塑金大肚弥勒佛像,佛像两旁是明代文人所撰的一副对联:“日日携空布袋少米无钱,却剩得大肚宽肠,不知众檀樾信心时,用何物供奉?年年坐冷山门接张待李,总见他欢天喜地,请问这头陀得意处,有什么来由?”

  过天王殿是大天井,正上方题刻《石鼓名山》四个大字,中间横桥卧波。左右有两厢楼、钟鼓楼对峙。钟楼上有一口铸造于清康熙三十五年(1696年)的巨钟,以铜为主,与金、银、锡合铸,重约两吨。钟声洪亮悠扬,余声不绝。钟身刻有《金刚般若经》全文,共6372字。

  沿长廊拾级而上,两侧是闽王祠、伽蓝殿,正中为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初建于五代开平二年(908年),宋朝重修。明朝毁于火灾,现存为清光绪八年(1882年)重建的建筑。殿中供奉三世佛像,两侧为十八罗汉像。供桌前有一鼎铜铸大香炉,两旁各立一尊铜童子像。大殿后侧有清康熙年间铁铸“三圣像”,表面贴金,重约2300斤,金光灿灿。大殿天花板上是清光绪八年(1882年)绘制的各式图案242块,有禅龙图129块,丹顶鹤86块,大象、麒麟、白马、猴等图案27块,色彩鲜艳,与羊色灯相辉映,使殿内金碧辉煌,庄严肃穆。

  大雄宝殿后为法堂。东侧下方为藏经楼,楼建于顺治十六年(1659年),藏有佛经2万多册,其中有清康熙至乾隆年间御赐的佛经《明朝南藏》、《明朝北藏》、《清朝梵本》,近代涵芬楼影印《日本续藏》、《杂藏》善本,康熙年间彩色绘制的《佛祖道影》贝叶刻经600多册。所藏佛经中以元刊本《延祐藏》最为珍贵。《延祐藏》是元延祐二年(1315年)建阳县后山报恩寺刊印的《大藏经》。涌泉寺所藏762卷,虽非全部;但字体秀丽,刻印精美。《延祐藏》在国内已很罕见。最引人注目的是清代涌泉寺方丈道霈法师著作《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共120卷,分装48册,雕板2425块,这是康熙年间具有代表性的佛学著作,十分珍贵。1925年,弘一法师曾印了几十部赠送给日本各大寺。

  这里所藏的佛经、佛像雕板13375块,驰名国内外。过去由福州佛学书局承印,在国内及日本、新加坡、马来西亚等国流通。1929年,日本佛教学者常盘大定博士来考察佛教史迹时,称涌泉寺为“中国的第一法窟”,对这里的藏经、藏版作了一个多月的调查。

  涌泉寺还保存着唐代以后的陶瓷器,明清书画、佛像和法器,宋代陶制观世音佛像、白玉石佛像,泰国的铜钟和缅甸、印度等国的贝叶经等文物。香积厨里还保存着四口钢铁合铸的巨锅,已有900多年的历史,其中最大的一口直径1.67米,深0.8米,可一次煮米五百斤,供千人食用。

  鼓山涌泉寺的名人题句甚多,在鼓山摩崖题刻最集中的灵源洞至听水斋沿途,布满宋元明清题咏300多处,有相传朱熹所书的“寿”字,高达4米,是福建省最大的古代石刻。这些题刻,荟集篆、隶、草等书法精华,是研究鼓山历史和书法艺术的珍贵资料。

  1981年春节,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先生视察涌泉寺,题诗云:

  撑柱南天是此山,梵宫气象罕能班;

  何当尽遣浮云去,满目清华照世间。

  甘彻中边泉涌地,音闻上下石喧空。

  千年涧壁恒沙偈,都在当时一喝中。

  白云深处见青天,凛凛宗风三百年。

  昔日为霖今普雨,看教此土尽庄严。

  斋堂辞岁又迎春,悟得同时换旧新。

  为劝禅师常住世,千灯盏盏付来人。

  1994年11月21日至23日,福建省佛教协会在福州举行为期3天的第六届全省代表会议,来自省内9个地区53个县(市)的佛教四众代表129人出席了会议。

  会议期间,全体代表认真审议了传常法师所作的工作报告、妙果法师所作的关于修改省佛协章程的报告;并进行了热烈的讨论,各抒己见,达成共识,一致通过了新的《福建省佛教协会章程》与会议决议。

  会议期间,经过充分的酝酿协商,选举产生了福建省佛教协会第六届理事会理事78人、常务理事31人;选举界诠法师为会长、传常法师等7人为副会长、界诠法师兼秘书长;礼聘圆拙、妙湛两位老法师为名誉会长、慧瑛法师等10人为顾问。1996年7月27日,福州鼓山涌泉寺隆重举行普法方丈晋山升座仪式。是日细雨蒙蒙,尘埃尽净,石鼓名山更饶诗情画意。海内外诸山长老、四众弟子五千余人参加了这一盛会。中国佛教协会副会长明旸法师为普法法师送座,福建省佛协会长界诠法师、副会长传常法师前来致贺。

  中国佛教协会发来贺电:“祝愿法师登狮子座,作狮子吼,率众行愿,加强管理,增进道风,爱国爱教,护国利民,为教增光。”台湾佛教界祝贺访问团团长净良法师撰联祝贺:“普放光明十方界,法流震旦两岸同。”

  1996年入夏以来,罕见的洪涝灾害给我国湖南、湖北、江西、贵州、安徽等省人民的生命财产造成严重的损失。紧接着由于第七、八号强台风的袭击,福建省宁德、龙岩地区同样损失惨重。

  在福建省宗教事务局指导下,福建省佛协全力以赴地开展了赈灾活动,成立了赈灾捐赠小组,传常法师担任小组长。由于深入宣传、广泛发动,福建省广大佛教徒纷纷响应。截至9月25日止,据不完全统计,福建省佛教界募集的赈灾款达684820元,衣服3977件、棉被100床。

  在赈灾活动中,还涌出现许多感人的事迹。福建省佛教协会领导亲赴第一线,亲切慰问灾区人民。省佛协副会长传常法师不辞辛苦,先后于8月21日19月15日两次送款送到灾情严重的宁德、长汀等处,了解灾区人民的困难,帮助他们尽快地重建家园。省佛协副秘书长、福州鼓山涌泉寺方丈晋法法师也随福建省宗教事务局邱林华局长到龙岩、永定等处,看望灾区人民,并向他们捐款。省佛协、各大丛林率先出榜样。福建省佛教协会(含佛教教育基金委员会)先后捐款22.5万元,福州鼓山涌泉寺捐款13万元,怡山西禅寺捐款3万元,厦门南普陀寺(含慈善基金会)捐款3.5万元,同安梵天寺捐款3.2万元,泉州市佛教界捐款8万元。

  鼓山涌泉寺为“闽刹之冠”,又是全国重点寺庙之一。寺建在海拔455米的山腰,前为香炉峰,后倚白云峰,有“进山不见寺,进寺不见山”的奇特建筑格局。相传它的旧址为“华严寺”。唐建中四年(783年),有龙居灵源洞,从事裴胄认为“神物所蟠,宜寺以镇之”,请高僧灵峤人山诛茅设台念《华严经》,从此龙不为害。五代后梁开平二年(908年),闽王王审知延请国师神晏主持修建新寺,寺成之后赐名“国师馆”。因天王殿前有罗汉泉,后梁乾化五年(915年),改名为鼓山白云峰涌泉禅院。明永乐五年(1407年)称涌泉寺。永乐六年(14O8年)和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寺两次毁于火。万历、天启间相继修复。清顺治初僧元贤又主持重修。清康熙三十八年(1699年),康熙皇帝颁赐的御书“涌泉寺”泥金匾额至今仍高悬于天王殿寺门之上。

  涌泉寺占地约1.7公顷,仍保持着明清的建筑风格。寺依山偎谷,槛廊连缀,25座大小殿堂簇拥着大雄宝殿。大雄宝殿巨柱耸立,飞檐凌空,雄伟辉煌。殿内释迦牟尼三世佛不着梵服,只披汉装,端坐其中;两旁十八罗汉神态各异,“法相庄严”。在大殿后侧,有尊重约1.15吨的“三圣像”。像前有一张桑丝木制成的长桌,据说历经多次火劫,至今仍完好如初,被称为镇寺之宝。大殿内外有许多楹联佳句,如: “座上白云多,正丹凤浴时,苍龙卧后;眼中沧海小,看七鲲东去,五虎南来。”等,为古寺历史和环境的生动写照。

  大雄宝殿和圆通宝殿的天花板上彩绘艳丽夺目。其中,大雄宝殿有清光绪十三年(1882年)绘制的各种祥龙图案129块,丹顶鹤图案 86块,另有麒麟、白马、象、猿等图案27块。圆通宝殿有清光绪十三年(1882年)绘制的故事彩绘75幅。此外,还有清台湾知府庆保和福州将军庆霖两兄弟同献的巨匾“宝珞尊严”。殿中还保藏着几十部明版锦装的《大方广佛华严经》及明清的佛像、花瓶等。在大雄宝殿前两侧的钟、鼓楼上悬挂有古钟、鼓,其中重约2吨的金刚般若钟上铸有6372字金刚经,至今有300多年了。

  在圆通宝殿西侧有圣箭堂,俗称“方文”室。院中栽有两雌一雄的铁树,开花时黄色大如绒球。据说铁树分别为闽王王审知和首任住持神晏手植。

  涌泉寺曾为中国寺院的一所重要经书出版机构,现在仍保留有明末清初及近代的各种雕板2万多块。此外在藏经殿中还藏有许多国内少见的佛学孤本、手抄本,如元刊本《延祐藏》76卷,据说内50卷为公元1315年的建阳“麻沙版”,最为珍贵。清康熙、乾隆时收藏的“赐御藏”12橱以及《明朝南藏》、《明朝北藏》、《清朝梵本》、《书本藏》、《日叙本藏》等经书9000多部也皆为珍宝。1925年, 弘一法师“倡缘印布”鼓山涌泉寺住持道濡著作《大方广佛华严经疏论纂要》。他曾写序称赞涌泉寺为“庋藏佛典古板之宝窟。”

  鼓山涌泉寺最盛时,僧人曾达1500多人。现在香积厨仍保留有4口巨锅,为宋景祐年所制,距今有960多年。其中最大一口,一次可装水20担、下米5担,真可谓是“千口之锅”,养千人之众。


 
 
更多>同类资讯
0相关评论

推荐图文
推荐资讯
点击排行
网站首页  |  版权隐私  |  使用协议  |  联系方式  |  关于我们  |  网站地图  |  排名推广  |  广告服务  |  积分换礼  |  RSS订阅  |  违规举报  |  皖ICP备20013962号-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