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前,夏大豆生产已进入鼓粒期。为提高大豆质量和生产效率,确保农民增产增收,特提出夏大豆后期生产技术管理意见:
一、病虫草害防治
病虫草害防控要坚持“预防为主,综合防治”的方针,着力推广绿色防控病虫害技术,加强农业防治,重点推广低毒、低残留、高效化学农药防治病虫害技术,在有效控制病虫危害的基础上,改善生态环境。
1、虫害防控
现在大豆田里烟粉虱发生密度大,危害猖獗。点蜂缘蝽、条蜂缘蝽在有的地区虫口密度较大,是大豆症青症(荚而不实,有荚无粒)的主要因素。晚播和晚熟大豆刚开始鼓粒,可造成危害,应及早防治。中后期常见的虫害有甜菜夜蛾、斜纹夜蛾、棉铃虫、造桥虫、食心虫、豆荚螟等类害虫,各地根据实际情况进行防治,使用25%噻虫嗪水分散粒剂+25克/升高效氯氟氰菊酯乳油2000-3000倍喷雾防治;也可使用10%吡虫啉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5%高效氯氟氰菊酯微乳剂2000-3000 倍液,5%甲氨基阿维菌素苯甲酸盐微乳剂5000-8000倍液,50%氟啶虫胺睛水分散粒剂(可立施)5000 -8000倍液单独防治。每亩喷雾药液不少于40kg,可结合防治。
烟粉虱
烟粉虱群
点蜂缘蝽
条蜂缘蝽
2、病害防控
现在大豆田普遍发生大豆拟茎点种腐病、细菌性斑点病、根腐病、紫斑病、灰斑病。鼓粒期要重点防治,清除带病植株,用50%可湿性粉剂甲基托布津400-600倍+阿泰灵1000倍+芸苔素1000000倍液喷雾,或10%苯醚甲环唑水分散粒剂1000-1500倍液,或250克/升吡唑醚菌酯乳油1000倍液,喷雾防治,每隔7-10天喷一次,连续防治2-3次。
大豆拟茎点种腐病病株
大豆拟茎点种腐病豆田
3、人工拔除杂草
对于大豆田中后期常见的马泡、铁苋菜、灰绿黎、苘麻、苍耳、龙葵等杂草尽早去除。
二、加强水肥高效管理
当前,正是夏播大豆鼓粒期,是大豆积累干物质最多的时期,是需水需肥高峰期,也是大豆产量形成的关键时期,缺水会使秕荚、秕粒增多,百粒重下降,造成大豆严重减产。应视土壤墒情及时补水,大豆灌水以渗湿田土为原则,不能使田内积水过久;注意避开大风浇水,以防倒伏。前期施肥较少、早衰地块,可在鼓粒期叶面喷施尿素、磷酸二氢钾、硼、锌微肥或豆丰收等,以保持叶绿、荚多、粒饱,提高产量。
三、大豆机械高效收获技术
目前大豆专用联合收割机较少,一般用小麦联合收割机进行收获,破碎率高、杂质多收获质量较差,为了提高收获质量,收获时应注意以下事项:
1、收获时期
大豆完熟后及时收获,在大豆叶片全部脱落、籽粒归圆呈本品种色泽、含水量低于15%时,适宜进行机械收获。含水量低于13%时,收获后可直接入库。
2、机悈收获前
人工拔除田间大豆未成熟的绿色植株和杂草,也可提前一周使用化学除草剂除草,这样收获的大豆籽粒干净,外观品质好,减少大豆泥花脸的发生。
3、机收时
应避开露水,在上午无露水时开始收获,傍晚有露水时停止收获,防止籽粒粘附泥土,影响外观品质。
4、推广使用大豆联合收割机收获
效果好,不抛撒,破碎低,杂质少。
5、使用大豆割晒机
使用四轮拖拉机大豆割晒机,收获后垛垛,库3-5天再脱粒。
6、注意事项
-
原则上应更换挠性割台。
-
根据天气、大豆籽粒含水量和品种特性合理调整拨禾轮高度、转速及车辆收割速度,以减少抛枝和炸荚损失。
-
根据籽粒含水量调整滚筒转速和脱粒凹板的间隙,滚筒的转速一般调整至300-500转/分钟,以豆粒不裂开,脱粒干净为准,使大豆的破碎率小于5%。
-
正确调整风量、筛片开度,控制夹带损失。风扇的风量尽量调大,即提高风扇转速,以不吹出豆粒为准,这样可以减少大豆的夹带损失以及提高清洁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