症状与为害:叶面、叶柄表面产生灰黑色小霉斑,病重时整个叶面覆盖一层黑色煤烟状物,影响植株的光合作用,并使菊花丧失商品价值。
病原:该病为真菌病害,由一种枝孢霉(Cladosporium sp.)和一种链格孢(Alternaria sp.)引起。 发病特点:该病发生与蚜虫、白粉虱等等危害密切相关。被上述昆虫危害的叶片上覆满暗褐色的霉粉层,呈油污状。 温室通风不良、害虫虫口密度大等利于发病。 防治方法: (1)栽培技术防病:温室通风透光,以便降温除湿;栽种密度适宜,不偏施氮肥;种植地应清洁卫生,减少这些腐生菌的滋生。 (2)加强蚜虫等害虫的防治:常用药剂有50% 灭蚜威 乳油2000倍液、40% 菊马 乳油4000倍液、40%扑虱灵可湿性粉剂2000倍液等。 (3)药剂防治:发病初期喷药保护。7-10天1次。 治疗性药剂:戊唑醇、丙环唑、苯醚甲环唑; 保护性药剂: 甲基托布津 、代森锌。
相关专题:菊花栽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