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锈病的症状:病害开始时叶片上出现淡黄色的白色斑点,斑点的背面出现了褪绿的斑点,进一步成为水疱。破裂后出现许多黄褐色粉末。病情严重时,一片叶子上有多个病灶,叶子卷曲,导致大量叶子。相同的病变出现在嫩茎上。植物生长很弱,几乎没有开花。
病原体:该病是一种由黄锈病(Puccinia chrysanthemi Roze)和青蒿(Phakopsora artemisiae Hirat)引起的真菌病。疾病特征:病芽中细菌越冬;由病苗传播。适宜温度(16〜27℃),高湿(空气相对湿度在85%以上),雨后不及时排水,高湿度持续时间长有利于发病。
白锈病症状:该病起源于日本,现在在中国更常见。它是温室菊花的重要病害,会导致切花减少产量。患病类别首先发生在叶的背面,并有少量的绿藻。扩张后,病变直径为2至5毫米,隆起为白色至黄色的圆形斑点,呈蜡状。随着疾病的进展,病变逐渐变成浅褐色。棕色。叶前的叶斑形成轻微的凹陷,为浅黄色。病情严重时,叶子会早干。
病原体:该疾病是由掘氏 Puccinia horiana P. Henn引起的真菌病。疾病特征:患病细菌和患病植物芽越冬;被雨水或水滴散布。 该病原菌最容易在12°C〜20°C的温度下萌发,当温度高于24°C时很难发芽,因此该病很少在夏季发生。然而,已经观察到,当在温室中栽培的切开的菊花的温度高于30℃时,该疾病中仍然存在新的病灶,即,在6月底和7月初仍然有新的病灶。
防治方法:1.雨后及时排水,大棚通风良好,除湿降温,使叶片干燥。及时清除病叶,彻底清除病体进行粪便处理。 2,化学防治:立即查看液体喷雾情况。每10天一次。以下代理可互换使用。治疗药物:甲氧苄丁胺,戊唑醇,氟西拉唑,苯非拉康唑;保护剂:copeptane,百菌清,吡唑醚菌酯•代森联
:菊花栽培大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