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文名称:台湾拎树藤
英文名称:Formosan Epipremnum
学名:Epipremnum formosanum Hayata
科名:天南星科(Araceae)拎树藤属(Epipremnum)
别名:台湾拎树藤,台湾拎树藤,台湾麒麟叶、台湾麒麟叶、台湾万年藤
原产地:台湾特有种。
分布:产于台湾海拔2,000 公尺以下山区之岩壁上或树干上自生。
用途:
1.观赏用:台湾拎树藤羽状分裂的叶形,好似经过人工刻意修剪而成,相当别致,其叶终年翠绿,以蛇木攀附栽植,具有极佳的观赏价值。台湾拎树藤性耐阴,比起拎树藤来,更为细致优雅,适合作盆栽或庭园点缀、攀附栽植观赏,是相当值得推广的山野景观植物。
2.药用:性味:根、茎、叶:淡、涩、平。效用:全草:清热润肺,散瘀消肿,舒筋活络,清肝解毒,消炎止痛,凉血止血。治感冒发热,顿咳,伤寒,跌打,骨折,风湿痹痛,目赤,鼻衄;外用治痈疽疮疖,毒蛇咬伤,阴囊红肿,乳疮,结膜炎,四肢酸痛,风湿性腰腿痛。
茎:附生植物,匍匐于石上或树干上。根茎匍匐,粗1 公分,光滑,干时有许多纵皱和细斑痕;叶柄痕明显,倒三角形或横新月形,宽2 公分,高0.8 公分。
叶:叶柄长30 公分,半圆柱形,腹面平坦或内凹,背面圆形隆起,基部扩大,扩展部分三角形,长0.3 公分,基宽0.2 公分,叶片膜质,轮廓长圆形,倒卵状或卵状长圆形,长40 公分,宽25~30 公分,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宽钝非心形,羽状分裂,下部裂片间弯缺与中肋相距2.5 公分,裂片6~10 对;顶生裂片梯形,先端骤狭锐尖或渐尖,中部侧裂片线状三角形,多少镰状,长约18 公分,基部宽3.5 公分,先端长渐尖;中部侧脉与中肋交成40~ 50° 锐角,细脉明显,网状。
花:花序柄单生叶腋,长约15 公分,粗0.8 公分。佛焰苞厚,席卷,先端锐尖,长13 公分。肉穗花序单性,圆柱形,长11 公分,粗2 公分,先端钝圆,向下多少变粗。雄花极密,通常有雄蕊6,成熟时外弯,花丝扁平,牢贴于不育子房上,宽0.1 公分,长度不一,变黑色,先端渐狭,花药卵状线形,长0.25 公分,基部宽0.1 公分;不育子房倒圆锥状圆柱形,横切面为六角形,长0.4~0.3 公分,宽0.4 公分,顶端截平,中央有线形脐状凸起。花期4~5 月。
果实:浆果,果实密挤。
特性:
附生草植或木质藤本,常匍匐于石上或树干上;根茎匍匐,粗1 公分,光滑,干时有许多纵皱和细斑痕;叶柄痕明显,倒三角形或横新月形,宽2 公分,高0.8 公分。单叶,互生,具叶柄,柄长10~30 公分,近直立;半圆柱形,腹面平坦或内凹,背面圆形隆起,基部扩大,扩展部分三角形,长0.3 公分,基宽0.2 公分,叶片膜质,轮廓长圆形,倒卵状或卵状长圆形,长40 公分,宽25~30 公分,先端锐尖或渐尖,基部宽钝非心形,成熟叶羽状分裂,下部裂片间弯缺与中肋相距2.5 公分,裂片6~10 对;顶生裂片梯形,先端骤狭锐尖或渐尖,中部侧裂片线状三角形,多少镰状,长约18 公分,基部宽3.5 公分,先端长渐尖;中部侧脉与中肋交成40~50° 锐角,细脉明显,网状。花序柄单生叶腋,长约15 公分,粗0.8 公分;佛焰苞厚,席卷,先端锐尖,长13 公分;肉穗花序单性,圆柱形,长11 公分,粗2 公分,先端钝圆,向下多少变粗;雄花极密,通常有雄蕊6,成熟时外弯,花丝扁平,牢贴于不育子房上,宽0.1 公分,长度不一,变黑色,先端渐狭,花药卵状线形,长0.25 公分,基部宽0.1 公分;不育子房倒圆锥状圆柱形,横切面为六角形,长0.4~0.3 公分,宽0.4 公分,顶端截平,中央有线形脐状凸起。花期4~5 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