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的苗木产业发展已经有20多年了,在20年中,有高潮,有低谷。萧山是苗木业发展很早的地区,在1985年和86年的时候,曾出现过龙柏烧狗肉的情况。此外,长春的君子兰、奉化的五针松也有类似的遭遇。所以说,绿化苗木业的发展是有波折的,并非一帆风顺。
出现低潮
相比20年前,现在的绿化苗木产业无论是从规模、品种、市场、栽培技术等方面都有很大的进步。特别是21世纪初期,产业比较红火。但从2004年下半年开始,绿化苗木产业的经济效益出现下滑,很多企业处境艰难。有些以前一年做一个多亿工程的园林绿化企业,去年的工程额只有3、4千万。
出现这种情况的主要原因是国家实施了宏观调控政策。虽然绿化苗木产业在国民经济总产值中占的比重小大,但它是一个生态产业、形象产业,防风固沙、荒山造林等生态治理工程,及城市的绿化美化等离不开它。宏观调控对绿化苗木产业的影响是滞后的,比如国家2003年就提出要控制土地、减少开发区建设项目,提出要压缩、减少开发区九千多个。分两年执行,2004年砍掉4000多个,到05年10月份,全国砍掉8000多个。而绿化美化是开发区很重要的一个建设项门,这些项目投入的绿化资金少则1、2千万,多则上亿,所以园林绿化工程公司接的工程数量就减少。园林工程的减少直接影响到苗木的销售,因为产品滞销,效益下滑,苗圃购买的资材、药肥等减少,各个环节相互影响造成整个绿化苗木产业链的减速,从而导致整体效益下降。另外,造林面积减少了,大广场不提倡了,绿化带也被要求缩减,有的地方从规划的100米减少到30米到40米。
产业内忧
绿化苗木产业内也存在问题,主要表现为生产面积过大,产销信息不畅,种植品种与需求不对路,供需脱节严重。其中—个很重要的原因是前几年游资的大量涌入,高利润,没看到高风险,这些来自房地产、建筑、电子等行业的业外资本,只看到绿化苗木产业的高利润,而没考虑到风险也同样大,盲目上规模,不讲市场规则,挤进这个市场,造成生产面积剧增。还有一个问题是市场无序竞争,比较明显的是原子核裂变现象:一家企业的高管、中层或掌握了一定技术和客户的业务人员,从原单位跳巢出来自己开公司,如原子裂变一样,由一个变为多个。有一家企业,几年中从他们公司出来的人员 开了20多家同样的公司!他们经营的业务与原企业是一样的,客户也相差不大,而市场蛋糕就这么大,只有相互间压价。
绿化苗木业存在的问题也与从业人员的构成有关系。当前有千千万万的农产在种苗木,他们资本少,种植的规模小,人工不计成本。因为没钱做长期的投资,他们只能做一些扦插苗、小苗等短线产品,以求最快的时间收回投资,好养家糊口。 一旦市场不好造成产品积压的时候,最不能经受风险的就是这些小的农户,为了尽快收回投资,不得不抛售产品,由此也造成了恶性竞争。
脱节严重
绿化苗木业内三脱节现象也比较突出:节木生产单位、绿化工程公司和园林设计师之间没有形成很好的互动关系,这也造成了当前品种少、新品种推广难的局而。在很多苗圃,我们都看到了不少很好的品种,但销售情况并不奸,原因是工程公司不采购。工程公司又将原因推到设计师身上,说他们在工程中不设计。这确实是个现 实情况,由于教育的问题,现在搞设计的对品种并不熟悉,特别是新品种。中山一家园林公司的老板曾经接触过一位负责香港迪斯丽乐园设计的美国设计师,他用到的植物种类有1700多种,品种达3600多个,很多还是国际上近年流行的新品种,在我国要找到这样的设计师太难了。
在外部环境和产业内部问题的双重影响下,绿化苗木业进入了段低潮期,而且还将持续一段时间,不会马上好转。在这个过程中,必然要淘汰掉相当一部分苗圃,要想生存下来,必须正视当前的问题,仔细分析形势和造成困境的原因,积极调整,为今后做好准备。这就好比股票市场,有熊市也有牛市,高高低低,起伏不平。但我们分析影响其走势的原因,无外乎政策、技术和企业本身三个层面。只要把握好了这些要素,就能做个好的操盘手,苗木行业也是同理。
我国的苗木产业发展已经有20多年了,在20年中,有高潮,有低谷。萧山是苗木业发展很早的地区,在1985年和86年的时候,曾出现过龙柏烧狗肉的情况。
花卉苗木生产在概念上一直被定位为大农业产业,其产品也与茶叶、果树、蔬菜、油料作物等一同被列为经济作物。从业者需要站得高一点,看得远一点,才能跳出传统观念,花卉苗木产业可以用工业产业理念运作,把花卉苗木产品当作工业产品生产。其实,国际上和国内一些高端企业早已把这一理含运用在花卉苗木产品生产之中,特别是花卉和种苗的生产已经实现了专业化、规模化、标准化、工厂化,国内一些苗木生产企业也已瞄准国际市场,向着“四化”迈进和靠拢。视野,将决定飞翔的高度:市场,是检验成败的考场;生产方式和运作模式决定产品的市场话语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