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家组认为这3项地方标准分别针对侵染花卉的菜豆黄花叶病毒、菊花茎坏死病毒和百合无症病毒的检测方法、结果判定等做出了规定,具有较强的可操作性。与现行有关国家标准、行业标准及云南省地方标准有机衔接,符合《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准化法》和《地方标准管理办法》等有关现行法律、法规对标准制定的有关要求。
据丁元明介绍,3项地方标准分别根据菜豆黄花叶病毒、菊花茎坏死病毒和百合无症病毒的特性,建立了3种病毒的双抗夹心酶联免疫吸附检测方法(das-elisa)和反转录-聚合酶链式反应检测方法(rt-pcr),这两种方法是当前病毒检测中最常用的方法,具有稳定、准确、快速、灵敏的特点,且易于开展。其中das-elisa检测方法是基于病毒粒子的抗原特性,利用抗原抗体的特异性反应原理的检测方法,几十年来一直是病毒检测,尤其是大量样品检测时最经济快速的方法之一;而rt-pcr检测则分别根据菜豆黄花叶病毒、菊花茎坏死病毒和百合无症病毒的基因组序列而建立的检测方法。
据介绍,唐菖蒲被病毒侵染后可导致植株矮化、叶片褪绿、花叶皱缩、花朵变小等症状,目前已成为唐菖蒲生产过程中的障碍。侵染唐菖蒲的主要病毒有6种,菜豆黄花叶病毒是其中之一,田间唐菖蒲病毒发病率可达80%。该病毒在唐菖蒲苗期引起轻微的花叶,后期可发展成典型的象牙色或白色的大块斑纹,有的会出现褪绿条纹、亮绿或暗绿的花叶、杂色花等症状,导致切花质量下降,种球产量减少。该病毒寄主范围广、传播途径多、适生性强,对云南省花卉和蔬菜产业具有不可忽视的潜在威胁。
而菊花茎坏死病毒被列为欧洲和地中海植物保护组织列为a1类检疫对象。云南省由于生产力成本低,气温凉爽适宜,可以进行全年生产,目前菊花已成为云南省花卉生产中的一个主要种类,与日本、荷兰有较大的进出口贸易往来,因此菊花茎坏死病毒对云南省菊花产业具有潜在的巨大威胁,加强对该病毒的检疫检测对保护产业安全十分重要。
百合无症病毒在世界各地均有分布,是危害百合的主要病毒之一。目前云南省的花卉基地已经发现了该病毒,在进口的种球中也经常检出。田间调查发现,百合无症病毒可与其它病毒混合侵染百合,严重地会导致植株矮化、叶片斑驳畸形、顶端生长抑制和无法开花,造成巨大经济损失。百合无症病毒传播途径多、适生性强,进口植物种苗携带该病毒的风险性很大,对云南省百合产业也具有巨大威胁,因此加强对该病毒的检疫检测对保护百合生产安全十分重要。
丁元明说:“3项地方标准将作为推荐性地方标准报云南省质量技术监督局批准发布,标准的实施对保障花卉安全生产有积极的促进作用,对推动云南省花卉产业的科学发展、跨跃发展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