苗木、花卉、树木、蔬菜、瓜果、农作物等植物种植技术行业网站
当前位置:中国苗圃基地 / 农药

肟菌酯治哪些病 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区别

来源:www.zgmpjd.com  编辑:星星草  时间:2021-06-20   阅读:

肟菌酯是在三唑类剂之后的又一新型农用剂,是一种新型线粒体呼吸抑制剂,具有保护、铲除、渗透作用,能有效防治病害,具有高度环境性和超高活性。那么,肟菌酯治哪些病呢?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的区别是什么呢?下面一起来了解一下吧。

肟菌酯治哪些病

1.防治黄瓜霜霉病。发病初期,每亩用25%肟菌酯悬浮剂30~50毫升,兑水40~50公斤喷雾。

2.防治黄瓜白粉病、炭疽病。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进行叶面喷雾处理,每亩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5克兑水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

3.防治黄瓜蔓枯病。发病初期,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喷雾或用50~100倍液涂抹病部。

4.防治大白菜炭疽病。病害发生初期进行叶面喷雾处理,每亩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5克兑水喷雾。

5.防治番茄早疫病、白粉病。病害发生前或发生初期开始施药,每亩用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10~15克兑水喷雾,每隔7~10天喷1次。或75%肟菌酯·戊唑醇水分散粒剂3000倍液混加70%丙森锌可湿性粉剂600倍液。

肟菌酯和吡唑醚菌酯有何区别

1、作用不同

(1)肟菌酯多数真菌病害有良好活性,易产生抗药性,不建议单独或长时间使用。对于防治白粉病、叶斑病、黑星病等,效果较好,还能防治锈病、霜霉病、立枯病、苹果黑腥病、立枯病等多种病害。

(2)吡唑醚菌酯对大部分真菌(子囊菌类、担子菌类、半知菌类及卵菌类等)有抗菌活性,几乎对所有真菌性病害有效果,对白粉病、霜霉病、炭疽病、黑星病、叶斑病、锈病、早晚疫病有较好的防效。吡唑醚菌酯是相对抑菌活性最强的甲氧基丙烯酸酯类杀菌剂,对真菌病菌的孢子萌发具有高强抑制能力,一般在菌丝萌发前期作用很大,是优秀的保护性杀菌剂,也具有治疗、铲除作用。

2、内吸性不同

(1)肟菌酯具有渗透、快速分布的性能,具有一定的向上的内吸性,也可做茎叶处理。

(2)吡唑醚菌酯没有内吸输导作用,透叶能力较弱,施药后一般药物会滞留于施药部位,保护性作用更为突出。在植物体内的传导活性比较强。

以上就是农资种养的那点事小编为大家介绍的肟菌酯的相关信息,想了解更多农资技术的相关信息,可以关注:微信公众号:huobao3456tv学习更多,关注后你也可以留言回复想了解的植保信息。

你可能感兴趣的内容

  • 盘点长沙喝茶品茶文化工作室(强烈推荐如下)

    茶友们你们好,长沙品茶工作室预约热线【132-6752-4030威扣垫同】长沙品茶工作室值得推荐,长沙喝茶高质量外卖分享,长沙高档次品茶工作室位于市中心环境优雅请看下图在南方碧绿...

  • 农药的简介

    农药是指在农业生产中,为保障、促进植物和农作物的成长,所施用的杀虫、、杀灭有害动物(或杂草)的一类统称。特指在农业上用于防治病虫以及调节植物生长、除草等药剂。 根据原料...

  • 农药分类及剂型

    根据防治对象,可分为杀虫剂、剂、杀螨剂、杀线虫剂、杀鼠剂、除草剂、脱叶剂、植物生长调节剂等。 根据原料来源可分为有机农药、无机农药、植物性农药、微生物农药。此外,还...

  • 有机氯农药中毒的处理

    有机氯农药是一种杀虫广谱、毒性较低、残效期长的化学杀虫剂。 有机氯农药有两大类:一类是氯苯类,包括六六六、滴滴涕等,这类农药现在很少用或禁用;另一类是氯化脂环类,包括狄氏...

  • 生物农药

    生物农药是以生物体如、、病毒等微生物为原料而制成的一类农药。它的特点是可靠,不污染环境,对人畜不产生公害,而且原料易获得,生产成本低,是当前农作物病虫害防治中具有广阔发展...